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

電子發票難捐 社福團體喊苦


一向靠民眾捐贈發票作為協助弱勢經費的社福團體發現,發票的捐贈數,不但因為千萬獎金而減少,還因為電子發票的實施,而大量流失,各社團表示,去年受贈發票數已減少兩至四成,讓社福團體相當苦惱,無所適從。

加上千萬獎金 去年減兩至四成

民眾愛心捐贈發票,雖只是小小一張,卻對經費吃緊的社福團體有莫大的助益,但打從去年政府開始推出千萬發票後,小市民想中樂透成為億萬富翁的夢想無法達成者,便轉而想成為千萬富翁,讓愛心發票的捐贈因此減少。

更讓社福團體感到憂心的是,政府為環保而推動電子發票,卻再一次打擊到社福團體;有一位柳姓市民便表示,她一直有捐發票的習慣,但目前有店家採用紙本的電子發票,印出的發票如同信用卡的收據,讓她搞不清楚到底是發票還是簽帳單,可能就因此遺漏掉。

社福團體表示,眾多社福團體的經費,多是來自捐贈發票的中獎金額,而過去民眾捐發票,都是隨手將發票放入發票箱,完全不會在意發票箱是哪一個社福團體。

自從政府試辦電子發票後,若店家不印出紙本電子發票,民眾要捐給社福團體,必須上網下載社福團體的愛心條碼讓店家來刷,跟過去順手捐發票的作法相比麻煩多了,會降低民眾捐發票的意願,而且電子發票的方式一直更改,已讓社福團體無所適從。

以創世基金會而言,過去一年所獲贈的發票數達上億張,但去年就銳減為九千萬張,今年一月跟去年同期比較,少了四成,造成創世基金會經費嚴重短缺,因為千萬獎金及電子發票的推動,讓創世擔心廿年來民眾養成捐發票的愛心習慣日益減弱,呼籲民眾上網下載愛心條碼,持續的捐發票。

伊甸便發現,去年伊甸只收到五百八十萬張發票,跟過去一年可收到八百萬張,減少了廿七%。

瑪利亞基金會也表示,過去一年約有收到一百二十萬張的發票,但去年只收到一百萬張,是因為千萬獎金及電子發票所造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