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五十五歲女性最近兩、三個月左後腳跟出現傷口,雖然接受治療,但傷口子持續疼痛、化膿,轉送雙和醫院,接受電腦斷層掃描。醫師發現,患者的下肢動脈血管阻塞嚴重,經施予氣球擴張術,並置放支架後,病情才趨於穩定,避免截肢悲劇。
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表示,最近接獲數例周邊血管阻塞病例,患者都合併有糖尿病史。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包括吸菸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症、慢性腎功能不全,其中吸菸與糖尿病的危害最為顯著。
動脈壁上如有脂肪堆積,會導致動脈狹窄、血流減少,使得組織缺血。若發生在腦部,就是腦中風;發生在四肢動脈血管,即為周邊動脈血管疾病。下肢周邊動脈血管阻塞依嚴重度可分為四級,輕者可能只出現足部冰冷、麻木等症狀,但嚴重者甚至會出現下肢局部組織壞死、潰爛,若合併嚴重感染,還可能需要截肢,或是因敗血症而死亡。
宋立勤指出,若下肢傷口長期癒合不良、持續疼痛、冰冷,或是患者為動脈血管疾病的高風險群,建議接受下肢動脈血管硬化檢查。若只是早期阻塞,可以藉由減少、控制危險因子、接受抗血小板等藥物加以改善,但若阻塞嚴重,則得評估是否適合接受氣球擴張術並置放支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